今年全國兩會,有一對“熱詞”被首次寫入《政府工作報告》,它們是“碳達峰”和“碳中和”。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,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,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。
積極踐行碳達峰、碳中和的行動,把綠色轉型低碳發展作為長遠大計,在智能化建設、綠色充填開采、煤礦乏風利用方面持續發力,致力于走綠色、高效、安全、可持續發展之路,實現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。
智能化釋放新動能
推進煤炭產業升級改造,使礦井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,在企業邁上高質量發展快速道的同時,員工工作環境和安全生產環境得到極大地改善。
“礦井精準定位管理系統定位精度可達到30厘米。從安全方面來說,比如在礦井發生災變時,我們可以快速鎖定災變區域內的人員的位置,及時通知人員撤離,最大限度的保證礦工的生命安全;從管理方面來說,比如定位系統能對每一輛膠輪車進行精準管控,幾號車、一個班出車多少趟車、車速是多少、有沒有超速的情況發生,在系統中一目了然?!?/p>
高河能源礦井智能化建設了將近十年時間,工業萬兆環網的建立,為智能化建設提供了前提和保障。近年來,隨著智能裝備及智能系統的不斷完善,高河能源取得了智能化建設的初步成效。
創新完成了多平臺技術突破,MOS智能管控平臺實現了對全礦區內各個生產、安全子系統的全面監測以及生產全流程的綜合調度指揮。建成了以赫斯曼交換機為核心的井下工業萬兆環網,實現了生產數據的快速傳輸、控制。精準定位系統率先應用UWB厘米級精確定位技術,實現了精準定位與精益化生產、精準化管控、精細化操作的“三精”融合,井下隊組“工時利用率、開機率、正規循環率”大幅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