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chopedia解釋了物聯網(IoT)物聯網際上,如果將其連接到Internet進行通信,控制或交換信息,幾乎任何物理對象都可以成為IoT的一部分。從網絡攝像頭到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控制的智能設備,都是物聯網設備。甚至更大的物體(例如自動駕駛汽車或飛機)也正在成為IoT,或者至少通過重要的IoT組件得到了增強,例如安裝在較大的船舶或噴氣發動機上的傳感器和執行器,以確保其有效運行。
盡管物聯網的最初使用歸功于數字創新專家凱文·阿什頓(Kevin Ashton),但有許多不同的小組定義了物聯網。每個定義都具有這樣的思想,即互聯網的第一個版本是關于人們創建的數據,而下一個版本是關于事物創建的數據。2009年,Ashton在《 RFID Journal》上的一篇文章中說得最好:
“如果我們擁有一臺知道所有事情的計算機-使用他們收集的數據而無需我們任何幫助-我們將能夠跟蹤和計算所有數據,并大大減少浪費,損失和成本。我們會知道什么時候需要更換,修理或召回,以及它們是新鮮的還是過時的?!?/p>
大多數人都考慮通過計算機,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進行連接。物聯網描述了一個世界,其中幾乎所有事物都可以以智能方式進行連接和通信。物聯網已經遠遠超出了其最初針對制造和業務的機器對機器(M2M)應用程序的重點,現在已經觸手可及。物聯網以驚人的速度增長。截至2020年,物聯網設備超過500億個,預計將產生4.4 ZB的數據,而2013年僅為1000億千兆字節。甲28.7%的年復合增長率通過預計到2025年在該號碼。
物聯網設備可以從城市和公共區域收集數據,從而影響環境,公共安全和資源管理。最終,通過廣泛部署區域傳感器,整個工廠乃至城市將成為大型物聯網系統的智能互連部件。換句話說,借助物聯網,物理世界正在成為一個巨大的信息系統。